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赏析富春山居图有感

来源:美与时代(上)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20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一、作者简介 黄公望(1269—1354),字子久,号一峰,中国元代画家、书法家、元四家之一,工书法,善诗词、散曲,通音律,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,兼修李成法,得赵孟頫指授

一、作者简介

黄公望(1269—1354),字子久,号一峰,中国元代画家、书法家、元四家之一,工书法,善诗词、散曲,通音律,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,兼修李成法,得赵孟頫指授。黄公望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、简淡深厚,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,世称“浅绛山水”。他年轻时在浙西廉访使署当书吏,因经办田粮征收一事被诬下狱。出狱后,他不问政事,浪迹江湖,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,气韵雄秀苍茫,与吴镇、倪瓒、王蒙合称“元四家”。黄公望酷爱富春山水,画画之余,还留有不少著述,擅书能诗,撰有《写山水诀》,为山水画创作了经验之谈。黄公望的存世作品有《富春山居图》《九峰雪霁图》《天池石壁图》等,皆为后世典范之学。

二、作品赏析

(一)初看画面,主观评析作品

在偶然一节历史课中,笔者知道了《富春山居图》这幅画,从此,中国画这个专业让笔者产生兴趣,如今,笔者在学习中国画,在学习工笔山水时临摹了这幅堪称“中国山水画之巅峰之笔”的名作。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,首先吸引笔者的是中国的手卷,观看过程胜似游历景点,看完一处卷起来再看下一处,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。画面中描绘了朴实平淡的山峦、峡谷、散落着村居亭台的河岸、树干、枯枝与蜿蜒曲折的河谷,综观整张画面,给人一种音乐的韵律美,感觉是一首音调起伏的交响乐曲,从绘画布局上也可以看到作者对音乐节奏感的理解。

(二)细读画面,客观剖析作品

《富春山居图》开篇是气势恢宏的《剩山图》,后面逐渐舒缓,看到堤岸、宽阔的水域进入一种舒缓的状态,然后进入高峰,整张画面的韵律给人的感觉犹如音乐一般起承转合[1]。既可以看到大山小山的对比,又可以从另一面感受到作者主观改变画面的节奏感。之后又是一个高峰,连绵起伏,岸边水草随波浪轻盈摆动,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风拂面的情景。接下来,又有一块大面积的留白去表现水,慢慢地看到画面中的第一人物,画家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独钓的渔夫,是画面的点睛之笔,又与音乐中的重音相似。

从政治上看,元代时期政治,没有出路的汉族文人纷纷避世,独钓的渔夫正是描绘了归隐山林的高士独钓情景。

从技法上看,墨色的运用恰到好处,运用了墨中的焦、浓、重、淡、清。皴法的运用有湿笔披麻、干笔皴擦,将书法浸入其中,给人一种壮观且丰美的感受。画面中,远景和近景相互呼应,远处的树木抽象、浓淡、润泽结合,近处的树生动,枝干清晰可见。山峦运用长线,描绘了山峦石头雄浑的质感。画面中的第二个人物是在树下的茅草屋下,里面坐着一位高士,头看向水边,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感觉,水中有鸭子和鸟类,相互呼应,趣味十足,茅草屋的后边又出现了一位隐士,三人相互呼应,趣味浓烈,之后第四个人出现了,这一渔夫在平静的水面垂钓,远处的树木山峰高大,小桥上是第五位人,好像是刚刚在山中行走,天空、舒缓的山峦、留白的水面,节奏感强烈,给观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。

(三)从中国画的审美角度评析画中的具体技法

形式上,《富春山居图》的表现形式是传统中国的手卷,与西方绘画不同,在透视上受中国思想的影响,空间表现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,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是近大远小,而《富春山居图》是采用了“动点”,也称“散点透视”,先带领观赏者看了一面,再看另一面,之后移步下一处画面,通过客观物像的表现,表达作者内心的想法,让观者体会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
技巧上,作者运用干练有力的笔墨,将富春江畔的景色描绘得酣畅淋漓,熟练运用皴法。中国画的山水皴法有八大皴法,在《梦幻居画学简明·论皴》中详细讲了山水的皴法,包括斧劈皴、披麻皴、云投皴、雨点皴、荷叶皴、折带皴、解锁皴、米点皴八大皴法。《富春山居图》中运用披麻皴由参差不齐的线条组成,用笔灵活,皴擦并用,通过披麻皴来表现江南丰美秀丽的山,用大披麻皴擦表现高大的山。画面中的树石点染,创作者没有运用光影效果去表达体积,而是运用简单的墨色,通过焦、浓、重、淡、清来表现画中物体,如树枝、山峦。张彦远曾说:“运墨五色具。”绘画创作者应学会通过五色表现事物的宁静、平淡。

画面层次上,远景和近景相呼应,很好地表现了远处虚景和近处的实景。首先,虚实过渡自然,表现柔和;其次,细节刻画精细,表现了树木枝干的质感,而且远近的空间感描绘得生动严谨。黄公望仅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就将画面表现得若影若现,极其精美,让人有身在画中的感受。

文章来源:《美与时代(上)》 网址: http://www.mysdzz.cn/qikandaodu/2021/0720/697.html

上一篇:论时代对陶瓷综合装饰的影响
下一篇:分析当代传统国画与创新的关系

美与时代(上)投稿 | 美与时代(上)编辑部| 美与时代(上)版面费 | 美与时代(上)论文发表 | 美与时代(上)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美与时代(上)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