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雨景在山水画中的审美意蕴(2)

来源:美与时代(上)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4-24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山水画中的飘雨飞花,云遮雾罩,烟雨朦胧,构成了山川的迷蒙之美、氤氲之美。《万竿烟雨》图所展现的雨雾迷茫之景恰与氤氲蒙茸不谋而合,画中云遮

山水画中的飘雨飞花,云遮雾罩,烟雨朦胧,构成了山川的迷蒙之美、氤氲之美。《万竿烟雨》图所展现的雨雾迷茫之景恰与氤氲蒙茸不谋而合,画中云遮雾绕、氤氲弥漫、混沌迷蒙。细看这幅画,便能深切感受到空气的潮湿和雨天的阴冷。近景处是迅疾的暴雨,傅抱石用大笔侧锋,运笔非常迅速,斜扫出雨丝,画面苍茫灰蒙,雨丝表现得颇具运动感。前景的新竹被狂风骤雨压弯了腰,象征着雨水的猛烈。近处的山石与新竹都是由大块墨团构成,并在墨团的基础上,勾勒出山石的轮廓与新竹的枝叶,凸显出天色昏暗。画面的右下角是竹林后的小木桥,桥上一位行人斜撑着伞,顶着强风艰难前行,行人的衣摆已被狂风吹的摆向后方,风势雨势之大,行人的伞仿佛被狂风吹变了形。此处的细节被傅抱石表现得细致入微、惟妙惟肖,是画面的点晴之处,具有极强的感染力。远景处的山腰已浸没在迷蒙的雾霭中,山脉被烟霭雨雾环绕,傅抱石用苍润的笔触带来了林峦烟雨、烟笼雾锁,此时天地间已浑然一片,混沌晦暗、阴阳交合之状,一切都在雾霭迷蒙中。在若隐若现山石的表现上,傅抱石笔法变化多端,利用虚实浓淡的皴擦变幻,更是给画面增添了蒙茸之感,仿佛山间的云雾滚滚翻腾,展现出有物混成、雾气迷蒙、氤氲和融之态。山下的村舍已隐没在烟雨蒙蒙中,被云气半遮掩的房屋里,有文人雅士正在欣赏这烟雨蒙茸、氤氲合融的壮丽奇观。

“雨”总能给人视觉上的茫然之感,景物在雨水的笼罩下呈渺茫之状。苏轼曾在《赤壁赋》中写道:“渺渺兮余怀,望美人兮天一方。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”这里的渺给予了观者遥远、渺小、烟波浩渺,难以预期的感觉,好似眼前的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、渺若尘埃。雨水飘洒在空间,落入到江海,尘世间弥漫着空灵的意境,空灵的产生离不开距离,而“渺”正是营造了一种依稀飘忽的距离,就如同雨让人与景观之间有了距离。事物的面貌因距离而变得渺小,“雨”含有的“渺”的美学特征,也让万物产生了“距离美”,自成一种空灵之气。

石涛《堤畔烟雨》描绘的是烟雨笼罩下的蜀岭,作者在春雨下泛舟红桥。整幅画面冲淡宁静,淋漓清润。用墨上是浓淡干湿并施,近景处景物较为清晰、笔墨细腻,细节处用浓墨点染,表现出植被、屋舍、小桥被春雨洗礼过之后变得一尘不染,清新明丽、生意盎然。中景的屋舍及植被用湿笔简单勾勒,简洁朴拙。此图构图新奇,空间感强,利用“截取法”来传达深邃之境。远景处的点景屋宇仅寥寥几笔构成,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,尽显山川烟波浩渺的气象。远景处的屋宇构图很小,渺若尘埃,如星星点点般占据画幅中的很小一部分,简单的几笔勾勒便通往意境深处,营造出遥远的视觉感受,表现出渺小、难以预期的感觉。整幅画面云烟飘渺,烟雨下的山川让景物之景增加了一种依稀飘渺的距离,石涛在远景的表达中增添了万物间的“距离美”,尘世间弥漫着空灵的意境。

三、听雨与禅心

中国古人很早就有了对宇宙的思考、对生命的感悟,一朵花开、一茎草枯、一片叶黄,都会触动中国人最柔软的心房。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体现在对时间的关注、对生命的感悟、对命运的深思等。潮起潮落、日出日落、四季轮回都会令中国人触景生情,而雨水降落于人间,更是令情感丰富的文人悟到了尘世间的悲欢离合。观雨者,对雨的不同形态、意象产生不同的感悟。而听雨者,更是从滴滴雨声中顿悟出生命的感伤。听雨,是听觉、视觉、嗅觉、触觉实现了“通感”,“听雨”让听觉、视觉、嗅觉、触觉构成了联通。钱钟书先生曾说过:“联想而生通感也。”在听雨的过程中,主体通过联想,想象出雨降落时的状态(视觉)、雨的芬芳(嗅觉),以及雨水的寒凉(触觉),最终触动了主体丰富的内心世界,从而达到了“通感”。而钱钟书先生所说的“联想”,笔者认为也可以理解为禅宗的“顿悟”,通过联想与冥思,刹那间悟出生命的真谛。人在“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”的三更雨声中感离殇,在“点点不离杨柳外,声声只在芭蕉里”的芭蕉雨声中感思乡。

雨声中听到的不是雨,而是内心对生命的感伤、感世事无常。雨洗涤了自然世界,也洗礼了人的心灵世界。在雨声中,世人“静观”“坐忘”“心斋”,顿悟出人生哲理,从而使得听雨多了几分禅家的意味。例如在《红楼梦》中的林妹妹喜欢李义山的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之句。莫非林妹妹此时的心境如荷塘里的残荷一般,雨落到残荷的瞬间,便道出了林妹妹的苦闷心声。此外,最有名的一首听雨词当属蒋捷的《虞美人》:“少年听雨歌楼上, 红烛昏罗帐。壮年听雨客舟中,江阔云低,断雁叫西风。而今听雨僧庐下,鬓已星星也。悲欢离合总无情,一任阶前,点滴到天明。”蒋捷通过听雨一事概括了自己的一生,不同时期、不同境遇下,不变的是雨声,变了的是人的心境,蒋捷在点点滴滴的雨声中感悟着他人生的悲欢聚散。

文章来源:《美与时代(上)》 网址: http://www.mysd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424/839.html

上一篇:大同地区古村落寺庙壁画的调研与分析
下一篇:2022年文化传承 当代艺术模范人物——范朝霞

美与时代(上)投稿 | 美与时代(上)编辑部| 美与时代(上)版面费 | 美与时代(上)论文发表 | 美与时代(上)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美与时代(上)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